健康贴士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幼儿保健>健康贴士> 文章

夏季幼儿疾病预防小常识(5月下)

发布时间:2024/5/17 10:08:03 作者:admin 浏览量:679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通风、讲卫生。

2、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qq_pic_merged_1715909815352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起的疾病。

传播途径: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主要症状: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易感人群: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 -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IMG_20240517_094204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易感人群: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表现症状: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及时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3、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qq_pic_merged_1715910528936

中暑

孩子好动,往往玩得满头大汗、脸蛋通红, 很容易被暑热伤害。老师和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孩子口干、喊累,并伴有头痛以及头晕的症状, 就是轻度中暑的征兆了;如果烦躁不安、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那就是中暑了。

预防小贴士:

合理为孩子增减衣物活动时尽量换上宽松吸汗的棉质衣物;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户外活动避开正午前后两小时,让孩子戴上遮阳帽。万孩子中暑,可以用冷毛巾给孩子物理降温,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

IMG_20240517_095320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宁阳街86号 电话:(025)86151080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