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小知识
发布时间:2011/1/22 17:32:16 作者:夏再萍 浏览量:914次
手足口病虽然不算危重疾病,但其传播快,易流行。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肠,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要注意居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
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甚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护易感儿童.在手足口病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讲究卫生;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以免吃进这种病毒;密切接触者还可以注射人血丙钟球蛋白预防。
2.控制传染源.幼儿园如发现第一例病孩应马上隔离并消毒所有玩具和房间,接触者要检疫一个星期。
3.切断传播途径.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利用阳光或紫外线消毒;注意环境及饮食卫生,防止接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