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科普小知识(3月下)
发布时间:2025/3/14 10:16:42 作者:admin 浏览量:81次
世界结核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或译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定于每年的3月24日,是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
一、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小细菌”引起的疾病,这种细菌会让人咳嗽、发烧,感觉不舒服。它主要影响我们的肺,肺是帮助我们呼吸的重要器官。
二、肺结核是怎么传播的?
肺结核细菌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时的“小飞沫”传播。如果生病的人咳嗽或打喷嚏,细菌可能会跑到空气里,其他人呼吸时可能会吸进去。
三、如何保护自己?
1. 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可以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嘴巴和鼻子。
2. 勤洗手:细菌可能会藏在手上,所以要用肥皂和水认真洗手。
3. 多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房间,把细菌赶走。
4. 戴口罩:如果身边有人生病,可以戴口罩保护自己。
四、密切接触者要筛查吗?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肺结核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在校园里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如果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的肺结核患者,需将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同时要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筛查方法包括结核潜伏感染检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结核潜伏感染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其中皮肤试验又分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和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EC)。有皮肤试验禁忌症者,可以用IGRA替代。
五、肺结核可以治好吗?
肺结核是可以治好的,但需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好好休息。
结核杆菌潜伏感染是指体内感染了结核杆菌但未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人。筛查中发现的PPD强阳性、EC阳性或IGRA阳性的结核潜伏感染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服药。这些人没有症状、体内没有病灶,也不具有传染性,可以正常上学,但这些人中有部分人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约为5%~10%,且发病大多集中在感染后的2年内。所以强烈推荐有密切接触史的结核潜伏感染学生或教职工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风险。
七、染了肺结核还能上学吗?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根据《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2版)》,对符合休学条件的学生患者,应当开具休学诊断证明。学校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经检查达到复学标准后,医生可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建议复学,并注明后续治疗管理措施和要求。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
八、学校该如何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学校要进行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体检中必须包含结核病检查;强化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结核病患者休复学/休复课管理等工作;努力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在学校出现肺结核患者后,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处置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