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预防提示(3月上)
发布时间:2023/3/6 14:55:11 作者:admin 浏览量:756次
蜱传播疾病
正值踏青时节,每年蜱虫夺命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一定要做好防范。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
蜱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是一种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生物。已知蜱可携带 83 种病毒、31 种细菌、32种原虫,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Q 热、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危害很大。
预防提示:
蜱的害处真是大,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它的叮咬呢?
1、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物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黏附;要穿袜子、不要穿凉鞋;野外归来要更衣。
3、裸露的皮肤、衣物和帐篷涂抹、喷洒驱避剂可维持数小时有效。避蚊胺、派卡瑞丁、伊默宁对蜱有较好的驱避效果。儿童应按说明书使用驱避剂,但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驱避药物,3岁以下幼儿不宜用柠檬桉叶油的驱避剂;驱避剂不宜用于儿童眼、口及皮肤破损处等部位。
4、当带宠物从可能有蜱出没的地方回家进门前,先检查一下宠物身上是否叮有蜱。
5、洗澡的时候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等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
6、带孩子出外回来,也要检查孩子的以上部位。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一般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收获上市,至第二年的清明前后才会卖完,其在运输及储存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霉变产生毒素。故食用霉变甘蔗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于初春季节,2到3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甘蔗霉变产生的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溶于水且耐高温。其毒性强,吸收快,食用后最快可能十几分钟就出现中毒症状,重者会在约2小时内发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头晕、头痛、复视等神经系统症状;重者更会出现阵发性抽搐、四肢强直、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提示:
1、不要买霉变的甘蔗;万一买到霉变的甘蔗,坚决将其丢弃。
2、对于来路不明的甘蔗汁,尽量不要购买。
3、如果买了甘蔗回家并没有现场削皮、斩段,放一段时间再吃也很容易变成霉变甘蔗,所以推荐尽量现买现吃。
4、儿童对霉变甘蔗的分辨力不足,容易因误食而导致中毒,且其神经系统的症状往往比成年人重,家长应尤其引起重视。
5、霉变甘蔗分辨要点:
(1)外表可能有霉斑,按压质地较软;
(2)切开后瓤部的色泽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浅棕色,蔗心发红或发灰,甚至可见菌丝;
(3)闻之有霉味或酒味。
柳絮过敏
有道是“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每年的这个时候,柳絮都是我们最守约的朋友,从未缺席。
柳絮对一般人群是没有什么危害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对柳絮过敏的人,吸入柳絮、杨絮、花粉等物质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应,皮肤上也会出现过敏性反应,如皮肤瘙痒、眼结膜发红等,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
预防提示:
1、关紧门窗。对柳絮过敏的人,白天要关上门窗,以防止室外杨柳絮、花粉飞入。
2、做好自身的外在防护。外出时,身上尽可能穿得严实些,特别注意保护好面部,可以戴上口罩、眼镜、纱巾、帽子等,尽量避免与杨柳絮的亲密接触。
3、柳絮较多的时候,尽量减少在外逗留时间。中午时段、晴天的傍晚等时段,空气中杨柳絮较多,应尽量避免此时段外出或在外长时间逗留。
4、杨柳絮若落到面部,不要急着用手去搓揉和抓挠。妥当的方式是立即用纸巾或消毒湿巾擦拭,回家后再及时用清水洗净。
5、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过敏症状,应该尽快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