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儿童,发现儿童的力量——江宁区丹阳幼儿园游戏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6/19 8:51:20 作者: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幼儿园 浏览量:1367次
疫情虽在,爱却盛开。为更好的实践乡村本土课题,深入研究本土七仙作坊游戏的实施,丹阳幼儿园游戏教研组长周静组织教师们一起研读《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第三版》,并就此书进行总结分享,力求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理论基础,用更专业的角度给作坊游戏进行实践支持。
本次讲座分成两个部分,叶妮娅教师分享了《观察儿童》的前四章,书中提到“叙事自由描述、检查清单、时间抽样、追踪结构化描述以及饼图直方图描述”等观察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观察记录方式,为教师理解幼儿行为搭建了科学方法。书中又以书面叙事风格为例,为教师观察提出了“与同伴讨论观察——确定儿童——安静观察五分钟——注意用代号保护隐私——观察草稿要尽早通读——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水平——为观察写出客观评价”的模式,总结了试验、拓展、运用观察的技术“图表法、抽样法、书面法、检查清单法”,其中尤为注意的三条衡量标准“充分时间、细心观察——阅读大量参考、理解行事原因——运用知识设计活动及安排、适应最近发展区”。
蔡陵燕教师则用书中的后四章向教师们呈现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与《观察儿童》的相似性,更加深了教师们的理解与思考。在最后四章内容中,“将观察评价与基础阶段早期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协助课程开发并促进儿童发展”“发展的里程碑是从0-8岁”这三部分让在场所有教师纷纷表示与《指南》的阶段参考目标相类似,蔡老师又通过书中提到的六大领域目标、年龄段可以发展的一些活动,以此推动儿童的发展。在本书中从新生儿到7岁的儿童完整又详细的介绍了儿童发展的一些具体目标,用“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以其自身的步调成长着”这句话激起了教师们的共鸣,《指南》中也提到“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树立一个科学的儿童观是作为教师组织活动、进行观察、客观发展的评价幼儿发展的基础。
这次教研让丹幼游戏组的教师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教师们通过阅读学习,学会批判性思考、学会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儿童。“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仅新时代的教师要有的精气神,还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必经历程,乡村幼师的儿童观、观察儿童的方法及科学引导在改变,乡村的本土化课程也在落地生根,未来的乡村幼教必定将会“充满情怀、满怀使命、科学引导、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