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春暖 待花开——丹阳幼儿园开展宅家“二月二”民俗活动
发布时间:2020/2/25 14:29:51 作者: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幼儿园 浏览量:1009次
二月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一天,民间习俗众多。因疫情尚未画上休止符,为了增强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丹阳幼儿园结合二月二民间风俗,开展了宅家“二月二”民俗活动。
农历二月初二是“春龙节”, 我国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在传统民俗中这一天也称“龙抬头日”等。这一天,人们会理发,图鸿运当头,还将美食加上“龙”以示吉庆: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煎饼为龙皮;吃面条叫扶“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补龙牙”。在宅家“二月二”活动中,丹阳幼儿园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信息、讲传统故事、欣赏风俗图片,并通过学习关于“二月二”的民间谚语、童谣、手指谣带领幼儿了解农历二月初二的来历。
在宅家“二月二”活动中,家长和幼儿都担任起了理发师角色,有的家长拿起理发工具,给幼儿理了宅家多天已长长的头发,有的幼儿还结合自己理发的经验,有模有样地拿起工具,大胆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理发;有的家长和幼儿一起感受在家炒豆子的快乐,放手让幼儿亲自去体验挑豆子、洗豆子、炒豆子的过程,最后品尝自己的成果,感受满满的成就感;还有的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手指谣如“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在丰富的活动中,幼儿从中了解了炒黄豆、理发、吃饺子、舞龙等民间风俗的寓意。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俗语“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真切的体验了传统节日,感受这种节日文化熏陶,更加了解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二月二,春回大地,万物萌发,让我们一起,等春暖,待花开。